发表人 内容
桃子
Post 2018/08/18 19:09:11     文章主题: 徽州,符合我对水墨江南所有的想像

自小长在西北的我,烟雨江南对我来说,一直有着无可抗拒的吸引力。所以,长大后总要找机会去看看。只是每次去因为时间关系,呆的时间不长,总是很遗憾。

水墨徽州,画里江南,虽不曾到过,但总在梦里出现。7月份,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我选择前往黄山,我们口头所说的徽州。

到徽州之前,我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在安徽、徽派文化、徽派建筑、程朱理学、笔墨纸砚,黄山迎客松这几个关键词,还有跟着妈妈看过的电视剧《徽娘宛心》,别无其他。


这些是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我不曾来过,一切的向往都显得苍白无力。就像喜欢一个人,偷偷打听了太多关于他的事儿,却不曾牵手,便无法感受那一刻的心跳。

我们现在所说的徽州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等。千百年来,朝代不断变更,名称不断变化,但这些地域相对稳定,为徽州文化的形成、发展创造了条件。

黄山地处皖南,是江南的典型代表。古韵徽派,仅这几个字就够醉人心了。来之前看过太多青墙黛瓦的照片,让人神往。


刚到有着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之乡美誉的呈坎古镇,一场大雨就毫不犹豫地泼了下来,打在莲叶上,好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图景。雨落下的瞬间溅起白色水花,如烟如雾。烟雨中的古镇,静谧安详,仿佛千百年来它都这样沉默着。


雨停了,从躲雨的亭子出来后径直往前走,就听到一妇人洪亮的声音,在为游客介绍徽派建筑,说着“拐弯抹角”的典故,听者或仰头看气派无比的马头墙,或俯身凝视绕墙而过的潺潺溪流,无一不露出称奇的神色。

这些妇人都是本地人,有陌生人(村落并不大,本地人互相熟识)走进古镇,她们就会迎上来热情地问“要不要导游?10块钱。没有人讲解是看不懂的。”

当你摆手,她们并不放弃,会继续跟着,直接讲起这里的历史,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打动你。直到你漠然快步走向前,她们会找下一个目标。还有一些,并不理会你的不理会,直到你不好意思,就会将你的沉默当做允许,一路跟着你介绍,倒也尽心尽责。只是那些介绍词,千篇一律,没有新鲜东西。、


一个人,乐得自在是因为可以一整天不说话。避开旅游团,七拐八拐,就听不到他们一惊一乍的声音了,我可以静静欣赏眼前的美景。

青墙黛瓦终于不再是梦中之境,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就在眼前。伸出手,就能触摸到历史的印记。信步其间,步移景异,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小路,长满了苔藓,我整个人都被这美好侵润着……


徽州,符合了我对水墨江南所有的想像。

来到著名的西递和宏村,同样躲开热闹的人群,我去到几户农家,在老屋前停留拍照,和古稀老人相视而笑,接过香甜的玉米杆大口嚼起来。在一家老店,品尝到了可口的石头粿,还有特色农家酿饮,无不让人回味。


村子里头,有很多小店里都会传来“铛铛铛”的声音,那是手艺人正在打磨一块老木。也有正在炒茶的老师傅,“带一点回去尝尝吧。”通常他们会这样说。

白天逛够了,近傍晚,回到屯溪老街,简单的休息后,跳进浓浓夜色中。气温终于降了一些,寻觅美食才是王道,葛根凉粉、烧饼、毛豆腐、合式糕点……统统装进肚子。葛根凉粉快吃完了,老板干脆又送我一碗。可惜不吃肉,未能品尝当地人强烈推荐的臭鳜鱼、炖甲鱼等。不过已经很知足了。

逛得差不多了,又被一阵香味勾去了魂儿。循味而去,各式各样的酱菜,引得口水在口腔回旋。买几罐带回去。

徽州文风昌盛、人才辈出,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这里的人重传统文化,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大小书院、祠堂、牌坊,“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果真不是虚名。还有文房四宝,徽墨、歙砚、澄心堂纸、汪伯立笔,都是这里的。

这里的人喜欢聚族而居,一个村落往往只有一个族谱,人口的流动性很小——这是我在汪氏宗祠了解到的。这里的人们喜欢建祠堂、祭祖先,宗族制度严格,长辈的吩咐是命令,先辈们的遗言是教条,各种族群内部的规矩祖训成为人们行事的准则。正是这样的代代相传,才没有让传统文化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可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与古人对话。


徽州的古村落选址大多严格遵守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讲究依山傍水。老房子多以天井采光、通风,并与外界沟通,外墙很少开窗,走进去总给人一种幽暗凄迷的感觉。站在古井间,我在想,古老的年代里,大家闺秀们是如何生活的。


时间太短,想要了解的太多太多,留了不少遗憾。期待下一次再见,多希望有机会可以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真正感受一回徽文化的魅力。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集诚信 jicheng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