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yolanda
Post 2016/01/20 15:29:09     文章主题: 刷爆朋友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

the new-born business in finance is so convenient to everyone but lacking of safety.

so increasing safety is a big business in each field inside internet.


sorry can not input any words in chinese.

NY
Post 2016/01/20 14:39:01     文章主题: 刷爆朋友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

目前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包括:

网上银行(查询/转账/付款/电汇等等)

网上证券(这个不用说了,所有股民都会)

网上金融服务销售(保险等)

这些都是传统金融公司推出的。

新一代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社交媒体的渗透性从社交媒体或者电商领域跨界搞金融。把个人金融服务和社交媒体账号绑定。

这是新兴事物。互联网公司的快速膨胀决定了这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的快速膨胀。风险或者可靠性的争论由此而生。

yolanda
Post 2016/01/20 14:29:18     文章主题: 刷爆朋友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

我现在还不敢相信任何互联网金融!办了一个支付宝也只存了一点钱,将就能买点东西而已。我的朋友也大部分是这样的。微信钱包也不敢绑定任何银行卡,因为我是个糊涂人,就算减少了钱我也搞不太清楚。

我真不知什么时候能像信任银行一样信任网上银行?

zpy
Post 2016/01/12 12:17:06     文章主题: 刷爆朋友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

那还是别用微信钱包绑定银行卡。可是发红包的时候就要求绑银行卡了

NY
Post 2016/01/11 19:58:38     文章主题: 刷爆朋友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

再解释解释,昨天这件事表明,腾讯的服务器连着你的手机微信,你的手机微信连着你的微信钱包以及所有微信里的记录。这条线畅通无阻,不需要你的密码就能走一遍。等于你把钥匙交给腾讯保管。。。。。
NY
Post 2016/01/11 17:35:44     文章主题: 刷爆朋友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

微信的问题是,用微信内的浏览器访问其它网站时你自动带了你的微信登录信息,或者其它网站可以不经用户你的同意,甚至不告知用户你的情况下获取用户你的全部信息。
NY
Post 2016/01/11 17:28:13     文章主题: 刷爆朋友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

因为没有需要输入密码的界面,所以一开始我就认为盗取支付宝账号是无稽之谈。
但这次事件暴露的问题其实挺严重。你只需访问一个来源不明的网站,你的微信所有信息就可以被他们一览无余。微信里面有钱包还有银行卡绑定,。。。
当然这次那个不是“来路不明”的网站,而是微信自己的网站。但如果那个页面被黑客截取,或者其中有什么设计问题,微信客户的安全隐私毫无保障。
微信太开放,又要搞钱包功能,因此风险是完全存在的。
雨雁
Post 2016/01/11 16:15:20     文章主题: 刷爆朋友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

2016年1月10日晚,微信朋友圈有一条相同的信息在长长的下拉条中泛滥成灾,几乎所有的朋友圈都被微信公开课PRO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刷屏了。





2016年01月10日13:59,腾讯科技发了官方微博:到今年,微信已经有五年了。我们一直在改变,用开放连接,推动生态发展。而有些从没改变,就像我们刚出发时一样。

微信公开课PRO版同时将议程在微博中公布出来,赢得朋友圈里的一片沸腾。







但火爆的背后伴随而来的必然是一些善意的猜疑或者恶意的诽谤,于是,大家都在说:“这个应用的确挺好玩,也很人性化,但是会让大家的支付宝账号和微信账号被盗,会泄露个人信息的。”而且有鼻子有眼地列举证据,举出实例。





受到这样的猜疑,腾讯的工作人员显然是坐不住了,立即在腾讯网科技栏目发文辟谣,在一篇标题为“‘我和微信的故事’由微信官方推出,盗号为谣言”的文章中声明,此为谣言。



于是,在继微信公开课信息的推送、盗号言论的流出,到腾讯发文辟谣,仅仅在几个小时之间就完成了完美闭合,“会被盗号”的猜疑从最初的萌芽到疯长到消亡,也不过短短的几个小时。

而且有诸多微信好友也主动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体验有图有真相地澄清了事实:”姐姐也点了这个木马,如果要盗号,那就盗我的好了。“

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时间成本、空间成本及资金成本等大幅度降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形成信息爆炸,而且很多传输的结果往往超出了发起人的预想。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各种成本均在下降的同时,观众的信任成本却在无限量地递增,越是传输量大的信息,就越容易引发大家的怀疑。一个木马链接导致的银行卡一贫如洗的悲剧让用户无法毫无防备地拥抱应接不暇的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时代。

只要时代在发展,怀疑就必然存在,但是,当面对用户的怀疑时,腾讯所作出的快速回应,支付宝作出的有责任有担当的回应,是不是又在机智之下,通过这一场信任危机赢得了更多人的信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