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昙某某2
Post 2017/10/25 10:53:18     文章主题: 什么?依恋对孩子还有好处?

只有温柔的父母才会享受到孩子对他们极限的温柔哈哈哈哈

小卡妹
Post 2017/10/24 12:37:14     文章主题: 什么?依恋对孩子还有好处?

@#阳阳:对啊,所以在街上见到很多父母在吼孩子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地想他们种下了恶果
MELISSA
Post 2017/10/24 08:47:43     文章主题: 什么?依恋对孩子还有好处?

是的。父母的脾气对小孩有直接影响!所以作了父母后,就不敢任性地发脾气了,说话也学着温柔些。做父母真的好难!
小卡妹
Post 2017/10/23 22:24:12     文章主题: 什么?依恋对孩子还有好处?

有多少亲子关系能做到好朋友般的相处

美美周
Post 2017/10/23 09:47:28     文章主题: 什么?依恋对孩子还有好处?

真的好多。。。。

KATHERINE
Post 2017/10/23 22:46:49     文章主题: 什么?依恋对孩子还有好处?

@小卡妹:越是性格稳重脾气好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是个好脾气,懂事娃
反倒是什么脾气的父母一方面是遗传因素一方面是后天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性格
生活中,我们身边挺多这种例子。脾气坏的家庭不是带出同样暴脾气的娃娃,就是带出一个毫无主见,像个软皮糖似的内向胆小的性格。。与这种情形不同的例子也只是极少数
KATHERINE
Post 2017/10/21 22:21:58     文章主题: 什么?依恋对孩子还有好处?

  你可知道依恋还有区别性的意义?

  是的,不是所有的依恋都一概而论,对于孩子来说也不是老人们常说的对母亲太多依恋会有多不好。

  关于“孩子从小不要对母亲太过依恋”这种说法我听了太多太多...

  其实在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发展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尤为注重形成亲子间安全的依恋关系。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认为我是在说反话呢?当然不是,我初次看到关于要建立亲子依恋关系时和你们的反应一样,因为我一直接收到的讯息是反对依恋母亲这类观点。

 

  当我再三确认并认真研读了这方面的心理学资料后才恍然大悟。即便是不让孩子依恋母亲,他也会依恋对他稳定照看的奶奶或者爷爷,而这种依恋是孩子安全感的寄托,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先来看依恋的类型,儿童心理学对依恋对象的状态分为了三个类型。即,

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这类儿童在陌生的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症;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B型(安全型依恋)这类儿童在陌生的情景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焦虑,探索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是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够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这类儿童在陌生的情镜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被安慰。实际上,此时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参考并摘自儿童心理学书籍)


 针对A型依恋的儿童,很明显孩子从小并没有跟母亲建立互相信任的感情,致使孩子对周围的人一视同仁,同样也用冷漠的眼光看待这周围的人与事。

  B型依恋关系可以说是亲子关系最理想的效果,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有这种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存在会让孩子在一种积极情感状态下大胆的去探索和玩耍,属于依恋安全模式(然而影响依恋安全型的因素则是:稳定的照看者、照看的质量、儿童特点以及家庭因素)。

  而C型依恋关系则表现的更为严重,可以看出这类儿童对于自己的母亲缺乏信心的矛盾心态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今后心理的健康发展。与A型依恋关系相比,同属一种焦虑型行为,而这种消极不良的依恋关系让孩子的心理始终处于不安全的模式里。

  怀孕期间我曾经常去一家肉点买肉,这家老板娘与我一来二去的也熟悉了,她家有两个儿子,那时她的小儿子才一岁四个月,这个小幼儿每天在购物街那条巷子里的商店之间来回串,由于巷子的店铺之间关系融洽,他被这家商店老板照看一会又被那家老板照看一会,一天下来并没有跟自己母亲太多的接触,看起来他也完全不想着去找她的母亲,我当时还觉的这样的孩子真是特别的独立,挺不错的照看模式!碰巧这时他尿裤子了,他哥哥跑来说弟弟又尿裤子了,这位妈妈上前对着仅一岁多点的小儿子就是重重的一巴掌!我当时也特吃惊,这样的孩子这么小就被“训练地”规规矩矩,将来应该不会成为一个多么有主见和有创新的人。

  

  孩子在01.5岁则是对母亲建立信任与不信任的时期,此时是应该多与母亲接触,建立一种信任的安全关系。这对今后孩子的情感与对人的信任观上是有影响的。

  婴儿6个月—2.5岁这期间,是对母亲尤为关注的阶段,他们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母亲一起会感到特别的开心,同时母亲离开时会表现的焦虑,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待孩子2.5岁时,他们已经明白母亲在他的视野范围内消失但是依然存在,所以他们以母亲为安全保障,在新的环境中探寻、冒险,然后又回来寻求庇护。这是一个正常的过渡阶段。

  所以我们不要过早的跟孩子“划清界限”,2岁之前,孩子很需要与母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2~2.5岁随着孩子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能够理解母亲所解释的“暂时离开”。在与孩子进一步建立“伙伴关系”后,孩子能够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知道妈妈爱着自己,不会抛弃自己,也逐渐理解了妈妈离去的原因,知道她会回来,这样孩子的分离焦炉会渐渐降低。欲速则不达,对待这种分离问题更是需要循序渐进。在平时就应该有小短暂的离开,并在离开之前应该告诉孩子“妈妈一会儿就会回来,”这类意思,尽管有时候孩子表达能力发展的还不完善,但是孩子慢慢会明白妈妈的意思。

  

  在开始发展孩子独立性的阶段,面对孩子“粘人”焦虑,小编觉得“冷却”处理还是不错的,往往妈妈的态度也会受孩子自身特点的影响,听话、温顺的孩子,妈妈通常也温柔耐心,反而是困难性格的孩子总是哭闹使得妈妈的耐心也极大降低,变得狂躁。面对这种情况,妈妈还是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孩子大吼,“冷却”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焦虑。(最近小编也在跟刚满2岁小宝渐渐发展独立性,她有时也是忍不住粘人,哼哼唧唧,这其实大部分孩子的常态,面对这种情况,对孩子吼叫只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和寻求依赖,想要求面对小魔头妈妈们完全理智确实有点困难,但忍无可忍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却”,小宝哼哼一会儿见妈妈没反应,妈妈特别淡定和平静,她也没辙儿了,只能继续找个玩具玩耍...)

  相信当你看到ABC型依恋关系已经可以将身边以及自己的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对号入座,也明白了我所说的循序渐进的必要性。

  是的,孩子只要没有身体机体性的健康问题都能够长大成人,只不过不同的教育和抚养方式终究将孩子划分成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冷漠无情的人,有自私自利的人,有热情好客的人,有善解人意的人,有勇有谋的人,胆小怕事的人...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更偏向于成为哪一类人呢?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集诚信jicheng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