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美美周
Post 2017/10/17 13:07:46     文章主题: 评价是否恰当,对孩子的影响性远比你想象的要严重

最近好多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

KATHERINE
Post 2017/10/14 19:26:33     文章主题: 评价是否恰当,对孩子的影响性远比你想象的要严重

  6岁的侄儿从小就特别的喜欢大红色,不管是鞋子,衣服,文具,统统要求是大红色。可是从上幼儿园“大班”开始突然就对红色的东西一票否绝了!我原本以为他喜欢红色就按惯例给他选择了红色的礼物,他很不高兴的说,“我不喜欢红色了!只要不是红色的什么颜色都行!”他的这句话,让我本意识中的就猜到,肯定是他被什么人嘲笑“作为一个男孩子竟然喜欢红色”这类的话语,而这种评价却对孩子的打击很大,可以让他从绝对喜爱一种东西一下转变成了完全厌恶!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孩子的情绪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且极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给予孩子较多的理解和尊重,促进积极情绪的培养,对于孩子对自己的兴趣特长的选择与坚持是相当重要的!

  “小猪佩琪”动画片中,其中一集名字叫“话匣子”,因为佩琪很爱讲话,一直在对好朋友苏西讲述自己的事情,小羊苏西完全插不上话,对于同龄的苏西无法发挥自己的言语需求因此对佩琪很不满,讽刺她是话匣子。这对于佩琪来说也如同小编的侄儿一样,一下内心受到重创,突然就感到很自卑,于是决定一句话都不说了!

  其实“爱唠叨”正是身处小班幼儿初步进入语言发展期的突出特点,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发展的一个过渡期,皮亚杰称之为“自我中心语言”。

  可剧中小猪佩奇毕竟没有完全的自控能力,当失控说话的时候使她更加感到羞愧!可是猪爸爸说“话匣子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呀,这说明你很擅长讲话。”这种肯定的话语,立刻使得佩琪内心的伤感瞬间消散,甚至有了自豪感。与此同时其他的小伙伴听了猪爸爸的一番话也纷纷爱上了讲话,都说要做“话匣子”。

  简短的小动画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或许孩子避免不了在与人交往中受到言语性的创伤,但是“猪爸爸”的认可也可以及时的消除孩子的忧虑,使孩子重新振作起来。生活中的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评价和认可对我们而言,只是需要留点心在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上!举手之劳就不要太吝啬~~

 

  幼儿园里有一组幼儿在用积木搭房子,另一组幼儿在搭火车。如果老师表扬了搭火车的一组幼儿,结果会发现另一组中有不少幼儿也改为搭火车。反之,批评也会改变幼儿的选择性,这种选择就是幼儿对于自己的爱好做出的倾向性选择。因此成年人在评价幼儿时要慎重,不可随意。旁人评价性言语极易影响到幼儿的内心,从而摒弃自己的最初选择。

  一个不爱洗手的孩子,每次都用各种理由逃避洗手。对于这种不良习惯的矫正,当孩子一旦洗手,家长就立即给予表扬,或者,孩子坚持拒接洗手,家长就说出一些“粑粑手,你是个不讲卫生的小孩儿”等消极评价来刺激孩子。这些不同态度的评价言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着孩子完成了洗手的任务。

 

  不要因随意的一句“不恰当言语”让孩子受到了没必要受到的伤害,请多给予孩子们一些正面的评价。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集诚信jicheng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