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昙某某2
Post 2016/11/09 13:21:10     文章主题: 大学游记1——西南民族大学

@艾书:我怎么感觉是照的然后加的滤镜呢
艾书
Post 2016/11/08 21:08:10     文章主题: 大学游记1——西南民族大学

@昙某某2:画的总是比较好看
昙某某2
Post 2016/11/08 11:54:40     文章主题: 大学游记1——西南民族大学

这些是朋友给我的一些关于新校区的图片:

昙某某2
Post 2016/11/06 23:55:05     文章主题: 大学游记1——西南民族大学

@艾书:因为最近民大在搞招聘会,然后拍哪里基本都有那个小棚子,哈哈看起来就不太好,想看的话自己可以去亲自感受一下。最后那句话是莫言说的
艾书
Post 2016/11/06 17:30:17     文章主题: 大学游记1——西南民族大学

话说银杏的美景楼主怎么不多上几张? 最后那句话,很好奇是谁说的~
昙某某2
Post 2016/11/06 16:35:19     文章主题: 大学游记1——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前身西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这六所民族学校是直属民委的

西南?在四川还是在重庆?川渝本一家,分不清楚也是正常。

西南民族大学是在四川省成都市。在百度百科上西南民大的院校地址是武侯区的那一个


但是这个是老校区,据说是只有研究生住在这边,而大四的学长学姐们会有一些课在这边校区上,虽然他们住在新校区。

新校区是在双流县西航港街道

楼主去参观了一下老校区,最近应该是在装修大门,楼主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的:


但其实原来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这个图片是在网上找到的)


“除了中央民大,西南民大是另外一所可以聚集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族大学”。这是因为在2005年9月,在校生首次实现“五十六个民族大团圆”。

楼主的确是在那里看到了许多少数民族(没办法,新疆西藏的孩子面孔太好认了,更何况在西校门多的是穿着藏族服饰的人们)

这个是西门:(不知道为什么不开,只有旁边开了扇小门)


民大什么时间最好看?当然是秋天,满地的银杏落叶,尤其是在晚秋的时候:


楼主很是特别的挑了这个时间,但是学校近期应该是有招聘会,挡住了不少风景,不过这也应该是一道风景:



民大什么东西最多?猫最多,到处可以看到悠闲散步、憩息的猫:

这只黑猫是在校园里最有名气的一只,在民大待过,就一定见过它:(其他照片太花,没办法放出来)


楼主一直觉得,如果在某处地方的所有动物都不害怕人类,那么这个地方的动物都是被温柔以待的,这是一件想起来就很惬意的事情


来过民大的都觉得,哪一处都是风景


南门进校园,就是第一教学楼,教学楼过去是一个小小的广场,据说这是给早上起来晨读的研究生提供的场所,再过去是维舟广场。


王维舟,原名王天桢,四川宣汉县清溪场人,西南民族大学奠基人。西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前身)是在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建立的。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王维舟的一生:“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总之就是,1951年3月,西南民族学院党组成立,王维舟任书记,张天伟任副书记。同年,任命王维舟兼院长,夏康农为副院长。这个人对于民大来说很重要很重要。

而在这个雕像的后面就是博物馆,该馆分为西南少数民族文物陈列室、藏族宗教文化艺术陈列室、藏族面具陈列室和《格萨尔》文化陈列室四个展厅

而再过去就是男女生的宿舍,这个宿舍看起来很有感觉啊,就是中国古代的那种古风味,而且只有三楼,全木质结构。


在女生宿舍的右对面是网球场,


左对面是邮政。(为什么邮政看起来也那么古风呀)


沿着女生寝室往前走是男寝,男寝对面是篮球场(这个还是挺科学的,没多少女生喜欢打篮球)


挨着篮球场的是乒乓球场


再过去就是食堂了,民大食堂是很好吃的,而且还很便宜!楼主去试了一下,居然可以接受支付宝结账,(省了我没有校园卡的尴尬)

民大老校区有三个食堂,小吃餐厅


大食堂(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行政楼要在食堂的上面,也许是为了方便老师们就餐)


清真食堂(清芳斋)


据说清真食堂是最好吃的,及其想进去试一下,但是这个仅能使用校园卡,哎哟好气哦。

每一个学校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所经历的一切是我们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描绘和形容的的,我们不能轻易的只是用一本二本去简单的概括一个学校,这对任何一所学校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每一个进入学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所在学校的魅力,尽管在外人看来,这所学校不如其他学校好,但他们都会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

楼主认识很多西南民大的学生,他们说,也许当时考进来的时候内心是懊悔的,觉得自己是没有考好,才不得已进入了这所大学,但是他们不后悔,这所大学给他们的远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温暖得多。

“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是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