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NY
Post 2015/10/03 22:25:40     文章主题: 如果我在网上被公开打分,客观和私密离我有多远?

如果我在网上被公开打分,客观和私密离我有多远?

来源:36kr 2015-10-3 行业:移动互联网
导读:“打分” 逐渐成为了人们网络生活的一部分。现在,你可以在网上给餐厅、酒店、电影、课程甚至是胃肠状况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打分。



“打分” 逐渐成为了人们网络生活的一部分。现在,你可以在网上给餐厅、酒店、电影、课程甚至是胃肠状况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打分。最近,一个叫Peeple的app让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在这里,用户在给真实的人进行打分。现在,这家公司估值760万美元。

Peeple打分的功能有可能会在11月下旬开放。无论是你的前任、你的同事还是你的邻居,只要你们认识,你都可以给他评分,分数为1~5星。一旦有人把你的名字提交到Peeple上,你就不能删除它(除非违反了网站的服务条款)。另外,你不能自己去删除那些不好的评价(但可以举报那些恶意评论),因为这有悖于Peeple的目的。

Peeple的联合创始人Julia Cordray说:“人们在做买车这样的决定时需要做很多调查,那么为什么不对你的生活做同样的调查呢?” 基于这样的想法,Julia Cordray成立了这家公司。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Nicole McCullough则有另一个原因,她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想要知道周围的哪些邻居是可以信任的。

这些需求使得Peeple必须保障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Peeple规定,在你评价别人之前,你必须年满21周岁、有一个Facebook 账户、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且,你需要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此外,Peeple还会限制人身攻击、性别歧视等恶意行为。Cordray说:“我们还是想要传递爱和其它一些积极的东西,想让用户觉得贴心。” 但对于数百万的用户来说,这个app多少还是让他们觉得不爽,因为对一个人的评价总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Jaron Lanier是一个技术专家,同时也是一个哲学家,他说,Peeple呈现的是一种“凌驾在个人之上”的网络信息,它太依赖数据信息的众包,而忽视了对于普通民众的伤害。

这种伤害来自于何处呢?很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一种评价体系可以准确无误地反映问题。即使不考虑个性和偏见,这也是一个“自我选择的问题”。有人做了一个给教授打分的实验,似乎只有喜欢或者讨厌某个教授的人才会留下评论,与其说这反映了教授的真实情况,毋宁说更多地反映了评价者的偏见——学生眼中那些有吸引力的老师更容易获得高分,而对于男生和女生来说,又各有一套评价标准。但至少学生对教授的评价有逻辑和经济的基础,师生关系以及数千美元的学费使得学生有评价的资格;在Peeple的模式中,每个人的公开评论都是合理的,无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Peeple的本质仍是侵犯性的。尽管它试图在评价中做到客观和真实,让用户远离被骚扰和诽谤的焦虑,但那种被监视、被判断的感觉着实令人心里发毛——你和别人的每一次交流都可能被放到网上,变成一次公开的演出——你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判断、被广播、被记录。

早在2013年,曾有一款叫做Lulu的app,关注点也十分前卫:它让女性评价约会,并给男性打分。Lulu 推出不久就收到如潮的差评,很多人说它“漂亮的外表下包裹着性别歧视的本质”、“令人毛骨悚然”。不久后,Lulu就可以让男性选择退出。一年后,Lulu进一步妥协,用户只能去评价那些愿意被评价的人。这几乎成了2013年最有争议的一个创业项目。

这很有可能就是Peeple的未来。对此,Cordray说,她真的会认真对待所有的反馈,如果说用户需要一个退出的功能,她就会延迟发布日期来推出这个功能;如果说用户觉得朋友的评价令他们感觉不太舒服,Peeple就会变得像Linkedln那样职业化。

“无论大家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怎么评价我们。” Julia Cordray说,在未来的Peeple里,陌生人看到的你就会是真实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