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游客
Post 2021/05/18 09:21:41     文章主题: 路见不平一声吼(原创)

向勇于向歪风邪气挑战的老一辈知识分子致敬,也值得当今的年轻人学习
游客
Post 2021/05/18 01:21:58     文章主题: 路见不平一声吼(原创)

有意思的故事
农夫
Post 2021/05/18 00:10:32     文章主题: 路见不平一声吼(原创)


            路见不平一声吼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作为四川大学一位年近半百的老教师,在乘坐一辆普通快车去西安出差的列车上,正巧遇见一个中途上车的西安本地“愣头青”,全然不顾先来后到的公共秩序,无理强占一个与其年龄接近的外出打工青年座位的霸道行径。

出于教师的本能,我对其进行了严厉地斥责和教育。虽然当时的我让正义得到了伸张,却也感到只身一人在车上或西安车下后或许招来别人报复的隐隐的担心。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列车停靠在甘肃兴平站,一个大约20出头的当地青年带着一位中年女性上了已经超员的车厢中部,二人恰巧站立在我座位的过道旁。列车开出后不久,手里提着一个小盒子的青年环视左右10余坐着的乘客之后,突然厉声“命令”坐在过道边上的另一个衣着朴素的小青年让出座位给随行的中年女性。小青年没有理会如此无礼要求,而是将头转向另一侧,教师和近邻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的乘客都没有吭声。

殊不知这位“愣头青”猛一挥手将小青年掀翻坐到了地板上,他疼得眼睛里流出了屈辱的眼泪。目睹如此霸凌事件发生在眼前,教师“嗖”的一声站起身来,冲着“愣头青”用严肃的语气说道:“如果与你同行的中年女性的确需要照顾并让座,你也应该礼貌地向小青年提出请求并征得他的同意啊?”,“采用如此暴力地霸占座位的方式难道不感到作为一个男子汉的耻辱吗?”

此时“愣头青”不仅没有收敛,还狂言自己是西安某报社的记者,甚至好像准备拨弄手里的小盒子,口称准备让摄影媒体曝光此事。教师听此狂言,立刻请“愣头青”出示自己的记者证,同时也掏出自己的教师工作证并给大家看。

教师大义凛然地说道“在新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像你这样如此缺乏教养的所谓记者”。理屈词穷的“愣头青”自知理亏,在同行女人的牵拉下“且战且退”移步到临近车厢连接处,却不忘鼓起螃蟹似的双眼,恶狠狠地丢下“咱们下车再评输赢”。

此时,心境稍微平静的教师,已经记不起在出示工作证时曾否说过自己要在西安下车,却清楚记得该“愣头青”自言是西安某报社记者。此时教师对半小时后在西安下车后,会不会遭到报复有些许担心。

一切归于平静,临近9位乘客先后都站了起来,向教师表达赞许和谢意。原来他们9人都是从四川宜宾农村出来,准备到太原打工的同村人,小青年因为高考落榜而情绪低落,被人欺负也忍气吞声。刚才大家都本着“出门在外,不招是非”的信念,没有挺身帮助小青年。与此同时,他们也为教师在西安下车后的安危着实担心。

为此,他们商议一致决定派两个人在西安下车护送教师出站,次日签票再去太原。教授委婉地谢绝了众人的好意,解释说自己培养的一个在西安工作的毕业生学生会准时在西安站接站的,并请他们还是一起坐火车去太原,不必留人下车。一会儿工夫西安站到了,教授被农民工朋友目送着下了车,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站着两个高大硕壮的年轻人。

二人主动解释道,他们是从新疆出差西安的维族青年,刚才目睹了车厢里发生事情的全部过程,都为教师“路见不平一声吼”的精神所佩服,愿意陪同教师一道出站,顺便“看那小子还敢不敢张狂”。三人谈笑风生一道出了西安站监票口,看到教师与接站的学生相聚,两位新疆侠客朋友挥手致意,后会有期!

坐在自己学生接站的车上,教师向学生复述了刚刚在车上经历的故事,除了很后悔没有事先请学生到站台接外,还特别感慨道“路见不平一声吼,世上还是好人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