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藏族同胞千百年智慧的地面工艺,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符号
关于西藏的人文情怀,今天,我就契合这个季节最热闹的打“阿嘎”说起吧。每年一进入4月,西藏就迎来的高原的春天,不同于内地的莺歌燕舞,高原的春天总给人满满的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藏族人民似乎比谁都更懂这个道理,春天,是他们劳作的季节。最近在拉萨的小伙伴,天和日丽时,总会跑到位于大昭寺附近的木如寺,欣赏打“阿嘎”的场景,简直不能再美了。
下面就来两张我昨天下午拍的实景图吧。空中还有飞鸟划过的痕迹喔。站在木如寺脚下,还能听到他们劳作的歌声,一整个下午在这里度过,也都不会觉得无聊。
“打阿嘎”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利用当地特有的被称之为“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养成了一种伴随劳动唱歌的习惯。农民收割、播种、耕地、除草;牧民放牧、挤奶、打酥油;建筑工匠砌石、背土、铲土等劳动无不伴随着歌声或舞蹈。“打阿嘎”也不例外。
在“打阿嘎”打制过程中,年轻的藏族男女们通常手执木夯(hang),分成两组,在劳动时此起彼伏的唱着夯屋顶时的劳动歌。他们唱着歌、按着一定的节奏前后左右移动步伐,同时用手中的工具敲打着脚下的碎石和泥土。这样的劳动场面像是一种歌舞表演。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势。“打阿嘎”时所进行的独特地伴唱伴舞形式如今成为特有的人文景观。
“打阿嘎”时的歌曲大多取材当地民歌,类似于内地的劳动号子。歌词内容极其丰富、幽默,有颂歌、情歌、有景物抒发、有讥讽生活趣事等多种题材。其中多以参加劳动人员的生息地的民间词曲为主,所以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不同村子或不同乡镇之间的施工者们难以默契配合的情形。
在“打阿嘎”的传统工艺中有一整套的操作程序。首先将开采的阿嘎土块捣成不等的颗粒,按从粗到细的顺序边浇水边进行夯打,直至表面平整与光洁,然后涂抹天然胶类及油脂增加表层的抗水性能。在日常保养时,经常使用羊羔皮蘸酥油进行擦拭,使夯制的表面光洁如新。
那么,到底什么是“阿嘎”呢?
在水泥及混凝土等现代建材产生之前,内地的古代建筑普遍采用砖、瓦、石灰等作为主要的砌筑材料。由于西藏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烧制砖瓦极其不易,而且,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很难找到达标的建筑石灰,所以,采用本地区特有天然土质材料“阿嘎”土作为建筑用材便成为藏民族古老建筑工艺中传承至今的独有创举。并且取“阿嘎”的时间是极为讲究的,不能在“阿嘎”——睡觉时取,一定要在“阿嘎”——睡醒之后才可以取。通常在万物复苏之际,才可取这珍贵的“阿嘎”。
“阿嘎”在藏式建筑中的地位
“阿嘎”为主要原料构筑的建筑地面与屋面,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也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建筑风格,展示了独具高原特色的人文景观。“阿嘎”材质和制作的优劣在体现藏传佛教文化的典型特征的同时,因其制作的难度也成为了显示地位尊贵的一种等级象征。“阿嘎”属于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岩,产于西藏地区一些半土半石的山包中,储藏部位在山体上部的1~2米厚层中。拉萨附近的曲水、林周、达孜等县,山南地区的扎囊县等均有储藏与开采。但根据目前所使用的效果与对产地材料检测显示,山南扎囊县生成的“阿嘎”材料成份比例(硅与钙)较为合理,用此材料施工后的建筑面层也较为坚固、美观。尽管路途较远,但位于拉萨市区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一些重要的传统建筑在历史上均采用此处的“阿嘎”。现在,经过多年的实验与实践,人们在采用现有科技手段,对天然材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材料本身物理性能与耐水性的不足加以适当的组合、改进,以满足现有建筑材料所应具备的化学与物理性能。在总结传统施工工艺的前题下,人们将材料的选用、加工、混配、夯制、整修等一系列配套工艺加以科学的规范,制定相应的质量实施标准,在藏式传统建筑的维修中,遵循“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满足现实需求的同时得以传承延续。
看着打“阿嘎”,你还要在远方憧憬西藏,却迟迟不肯动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