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华仔
Post 2017/09/27 15:26:52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勤劳努力,读好书不一定会改变命运(视屏)
华仔
Post 2017/08/05 07:53:58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华仔
Post 2017/08/01 10:27:40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别把国企改革与员工下岗划等号
摘自中国网   今日头条
谭浩俊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也许是上一轮国企改革出现了部分员工下岗的现象,于是只要谈到国企改革,很多人就立刻想到员工下岗,就认为国企改革会带来员工下岗潮。而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全面启动,有关员工下岗的话题也越来越多。对此,中央也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宣布,将安排1000亿元财政资金安置下岗职工。

我们说,国企改革必然会出现部分员工下岗的现象。但是,这种下岗与企业经营不善、企业经营状况不好造成的下岗不同,更多情况下,国企改革带来的员工下岗,是员工身份转变和企业人浮于事、效率不高形成的,一方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下岗,另一方面,是必须有的下岗。

众所周知,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了。这种不适应,不仅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员工观念和意识的问题。其中,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内耗严重、员工“铁饭碗”意识过强,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不适应市场要求的机构和员工,就必须消掉和清理掉。问题是,在国有体制下,是很难做到的,也是阻力重重的。自然,只有通过改革。

也许有人会说,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到了需要改革了,就要让员工下岗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国企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谁也不能否认,也不会否认。国企在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员工下岗,也必须充分考虑。中央拿出1000亿资金来安置员工,就是充分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但是,国企员工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贡献满满、成就多多的,那些依靠关系、依靠权力安排到国企,又长期在非生产岗位工作、享受高额薪酬的人员,就不应该享受政策的支持,就应该成为下岗者。不然,对那些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员工不公平,对市场也不公平。

这也意味着,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种新的矛盾、新的动向,那就是这些有关系、有权力做靠山的人员,会不会再次受到关系和权力的庇护,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入到关系和权力能够继续庇护的单位和岗位,甚至成为国企改革过程中新的既得利益者,如成为股东、成为高管等。显然,这也是国企改革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警觉的问题。

实际上,对国企员工来说,改革只是转变发展思路,转换一种身份。真正有适应能力、有一技之长、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员工,改革以后,仍然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岗位。真正担心下岗的人员,是那些原本就是在企业混日子、图清闲的,原本就应该下岗的。如果把这些人的下岗,也看成是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下岗,就不实事求是了。国企改革,不就是要解决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吗?不好好干、不认真干、没有能力干的人员下岗了,不是一件好事吗?不然,他们怎么会认识到生存需要靠双手、富裕需要靠劳动,怎么成为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

对多数员工来说,改革就是转换身份,从“国有人”变成“社会人”,从“铁饭碗”变成“泥饭碗”。如果真正有能力,还可能从“泥饭碗”变成“金饭碗”。从上一轮国企改革的情况看,很多在国企默默无闻的员工,改革以后,像突然长大一样,一个个找到了新的定位、新的价值发挥空间。尽管国有的身份没了,“铁饭碗”没了,却都捧起了“金饭碗”、“银饭碗”,甚至更好的饭碗。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全面启动,切不要与员工下岗划等号,不要动辄就会出现下岗潮。国企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那些在企业不能发挥作用,甚至产生负面作用的员工离开企业,让有能力、有作为、有创新意识和劳动觉悟的员工留在企业,用劳动获取报酬,用能力证明自己。而那些因为没有能力、没有劳动自觉性的人员,可以在下岗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帮助安置,但如果自身不努力,就只能让其自谋出路或按照失业人员的要求领取失业保险金,且必须有时间限制。

也只有让那些无所事事,也不想做事的员工通过改革离开企业,企业的发展才会阻力减少、动力增强。上一轮改革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绝大多数员工都是置换身份,而没有下岗。所谓国企改革会出现下岗潮,是误读,是对国企改革不了解,是对国企改革的目的不清楚。对改革后的企业来说,人才和熟练工人,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任何人接手企业,任何投资者入股企业,都不会把员工当作负担。这一点,必须清楚。至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员工下岗,那是另一种情形,与国企改革无关。
华仔
Post 2017/07/28 09:03:16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工龄越长,退休金就越多吗?不知道就亏大了!
工龄事关退休金。最近,有粉丝咨询思之想之,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金就越多呢?为什么有的人工龄短一些,拿到的退休金反而更多呢?

一般情况下,工龄越长,退休金就越多。但是,这只是一般情况,并不是所有情况下,工龄越长,养老金就越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以前,企业职工实行的是企业养老制度,个人不缴费,退休后由企业发放职工退休金。但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后,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

在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下,养老金的多少与缴费年限和缴费工资挂钩,同时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

因此,有的工龄是视同缴费年限,这期间是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没有积累,如果你的工龄中视同缴费年限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少。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有35年工龄,但其中15年工龄是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说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只有20年,这时候,你拿到的养老金自然要比30年工龄(均为实际缴费年限)的人要少。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计发基本养老金的依据是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连续工龄不再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依据。

因此,可以说,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多,这是正确的。
摘自今日头条       思之想之 财经评论员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职员
Post 2017/07/28 06:56:00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国企的财务负责人都很擅长做假帐,套取国家资金,可能是迫于无奈吧。一般企业都有几套帐
华仔
Post 2017/07/28 06:24:48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很多传说将这次国企改革理解为将国企合理私有化,从原来约束太多,到以后的自由发挥。不过千万小心国有资产流失啊,肥了个人坑了国家和职工的事也要小心,小心驰的万年船。
华仔
Post 2017/07/27 14:28:51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央企和国企工资有什么区别?简单的来说,央企是国企的一种。所有的央企都是国企,但不是所有的国企都是央企。央企是一个小概念,国企是一个大概念,国企包括中央所属国有企业和地方所属国有企业,即央企和地方国企统称为国企。

以钢铁行业为例,大型钢铁企业很多,但只有鞍山钢铁、宝山钢铁、武汉钢铁3家是央企,其它一些规模也比较大的钢铁企业一般属于所在地的省级国资委管,比如太(原)钢、酒(泉)钢、攀(枝花)钢、首(都)钢、马(鞍山)钢等。截止至2016年12月20日,国资委官网此前更新的央企名录显示央企数量为102户,都是各行业的领军企业,例如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等。

央企和国企的待遇问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央企多为规模超大的企业,央企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国500强,上榜的国有企业,85%以上为央企,规模大,员工福利应该也好。预计今后几年,央企会进行改革,明确主体,基本会成为中国国内的龙头行业,综上所述,不管待遇还是发展前景,央企要比国企好一些的。
摘自今日头条
星灿12
Post 2017/07/27 08:32:59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当前国企内部管理完全是个人说了算
华仔
Post 2017/07/26 18:02:44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新华社:69户央企集团年底前全部改为公司制

07-26 17:51 同花顺财经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年底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要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这意味着央企将全面步入公司制时代。

哪些企业要改?

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并非新鲜事物,此次实施方案有什么新看点?哪些企业会是改制对象?

记者了解到,到2016年底,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超过92%。具体来看,目前101户中央企业中仍有69户集团公司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团总部资产总额7.97万亿元;近5万户中央企业子企业中,仍有约3200户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资产总额5.66万亿元。

实施方案给出了明确时间表:2017年年底前,除中央金融、文化企业外,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登记、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全部改制为按照公司法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69户央企集团公司和3200户央企子企业必须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从全民所有制到公司制的“变身”。

“改制完成后,中央企业将全面步入公司制时代。”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

具体怎么改?

关于公司制改制怎么改,实施方案在“制定改制方案”“严格审批程序”“确定注册资本”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要求。

具体来看,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务院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批准;改制为股权多元化企业,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按程序报国务院同意后批准。中央企业所属子公司的改制,除另有规定外,按照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审批分三个层面:央企集团层面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国资委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需要报国务院同意,央企子公司改制一般情况下则走企业内部程序。”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

国资委要求,各企业9月底之前把改制方案报国资委,母公司和各级子公司同时进行,确保11月份之前完成。

改制难在哪儿?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但是,在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部分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制仍然是个难题。改制究竟难在哪儿?

“国企改制难在过程复杂、利益多元,有的企业涉及大量债权债务关系。”李锦说。此外,改制成本高也是重要原因。有的央企在改制中花费几亿元做资产评估,可能还需要缴纳几百亿元的税。

“评估后虽然增值,但不产生实际效益,企业积极性不高。”李锦说,公司制改革推进难不仅有历史原因、体制原因,还有改革意识不到位的因素。

政策支持有哪些?

时间表已经明确,改制必须如期完成,困难必须克服。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明确了“划拨土地处置”“税收优惠支持”“工商变更登记”“资质资格承继”四方面的政策支持,为央企改制顺利推进提供支撑。

比如,在税收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公司制改制企业按规定享受改制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土地变更登记和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

改制不仅要顺利推进,更要安全推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改制必须坚守的底线,要对改制全流程进行监督。”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施方案要求,严格履行决策程序,加强对改制全流程的监管,坚持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和利益输送。

国企改革下一步怎么走?

从全民所有制改为公司制,不仅仅是一个“牌子”的变化,更应该是深层次机制的改变,根本目的在于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

“经过多年的改革,一大批国有企业建立了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但一些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改革还不到位,企业内部不同程度存在人浮于事、大锅饭现象。”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而公司制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需要。

中央企业全部实现公司制无疑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一步。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在混合所有制、董事会建设、内部三项制度、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等改革方面还将按下“快进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职员
Post 2017/07/23 09:12:48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有些央企领导不是靠个人人品人格去影响人,靠的是权力,脑子里分秒想的是如何控制人,算计人,打击人,靠舆论去孤立人。这和私企最大区别,阿里,华为就是私人,但国企的人有权势后怎么随心怎么来,造就的是私人集团利益垄断国有资源。
华仔
Post 2017/07/22 10:48:20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怎么随心怎么来。工人是最底层,没有话语权。有话语权的都是有特殊关系的。
zpy
Post 2017/07/22 10:45:15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那我宁愿是工人,可以早退休,领养老金!

枫林晚
Post 2017/07/20 18:14:14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华仔:这种问题,牵涉的人太多,很不好处理啊!
华仔
Post 2017/07/19 07:13:27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公务员凭啥多拿养老金?这次要讲清楚!
https://mp.weixin.qq.com/s/DlTFdatt-zLoFncQnapOqg

转载讨论,不代表个人立场,愿国家强大,人民安康。
华仔
Post 2017/07/17 16:25:06     文章主题: 国营企业职工中的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在退休时退休金的待遇相同吗?

世界上最清廉的领导人,财产清单仅3部手机,视周恩来总理为偶像
亮哥说事
2017-07-17
 
说到这世界上最清廉的领导人,你可能一时半会儿难以回答这个问题。苏希尔·柯伊拉腊(Sushil Koirala),相信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他就是尼泊尔大会党主席,现任尼泊尔政府总理,因其恪守着清贫寡淡的生活方式而受到国人尊重与爱戴。被称为“全世界最清廉的领导人”。

苏希尔·柯伊拉腊到底有多清贫?首先,他的老家位于该国西部城市根杰,但他在老家无房无地,回家探亲时要在兄弟家暂住。在被选为该过总理之前,他也一直住在首都加德满一套简陋的出租屋内。

不仅如此,在尼泊尔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官员财产清单中,柯伊拉腊申报的个人财产仅为3部手机,别无其他。他甚至连老婆都没有,不得不钦佩这位总理。

在尼泊尔,政府存在较为严重的腐败现场,官员中腰缠万贯者大有其人。这样的背景让柯伊拉腊的清贫显得难能可贵。
柯伊拉腊还主动退还了政府拨付给他的650美元津贴,这笔钱本是他在缅甸出席地区峰会的出差补助。据其助手称,总理在出国期间"压根没用到这笔钱",又原封不动地把它退了回去。

其实,柯伊拉腊的家庭背景十分富足,家族中曾出现过4位总理,还有很多企业家,家中财产更是数不胜数,可这些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而是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捐出去。

柯伊拉腊表示,自己之所以崇尚这种清贫寡淡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受到了中国领导人周恩来总理的影响,他本人也视周恩来总理为偶像。他还曾多次来到中国,并且参观了周恩来总理的纪念馆。

2014年,柯伊拉腊当选上了尼泊尔大会党主席的时候,尼泊尔就发生了地震,中国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给地震灾区送去了温暖和帮助,而柯伊拉腊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中国的无私帮助表示感激之情。

正是这样一位总理,他的正气凛然,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和为人的魄力令人敬佩。2016年2月9日,柯伊拉腊因病在加德满都去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