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勤劳善良小农民
Post 2019/03/01 19:55:02     文章主题: 艰难的制造业,真的很难吗?

说起制造业,这是一个与我这个学文科,且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几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因为不感兴趣,我几乎不会关注这个行业的动态,并自认为如我这般没有任何相关技能、也不从事这个行业的小老百姓的关注对它而言也毫无意义。

……

就在今年1月,备受关注电视剧《大江大河》播放结束的时候,作者阿耐在微博上写到:希望有更多人来关心中国的制造业。

或许有人会说,看电视就电视呀,扯什么中国制造业。大家只想轻轻松松地看电视剧,不想谈什么严肃的话题,也不想再思考其他的令人烦闷的话题。毕竟,电视剧属于文娱产品,观众还是习惯于将它用于消遣放松这一途上。

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影视作品的功能远不止此,影响大的甚至能像韩国电影《熔炉》那样促进了法律的变革(对此,不再多谈)。

小说原著的受众范围毕竟有限,将故事交由一个好的制作班底进行影视化,好的影视作品,受众广,影响范围大,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甚至是了解作者要传达的想法,确实更利于作者“希望更多人关心中国的制造业”之类呼声的扩散。

于是,在作者这样的呼声下,我看了《大江大河》的后传《艰难的制造》即《民企江湖》。



临近全书尾声,我终于从中抽身出来,呼吸一口现实中清新的空气。克制自己想流泪的情绪,结合现实中的所见所闻,希望能平平静静地说说自己的感想。

这本书的故事始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之中。关于故事,不会具体去说,今天就说说书中体现的中国制造业的艰难,到底有多难。

注:故事时间背景是1998-2008

我们先说客观的因素

1.研发环境和市场环境太恶劣

说起专利,我想多数人和我一样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研发技术成果的保护机,申请了专利,就不用担心、侵权剽窃等问题,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现实中却是另一回事了。

故事中,稍有良知的企业,会花钱买技术专利应付生产需求,没有良知的企业直接盗取、剽窃别人的专利成果。而故事的主人翁确实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的人,也早早地申请了专利保护,可是在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到重要数据信息的泄露,为别人做嫁衣。哪怕只是工厂中的工人,跳槽到另一家工厂,就算不窃取去任何资料图纸,但因为接触过,也极有可能将这些信息作为跳槽的资本。

更惨是,产品一旦上市,也许你还没有吃够研发成果带来的红利,各种粗仿、高仿层出不穷地出现在市场上,或许工艺和精确度不如你的,但是对方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对方的低价兜售的情况下,劣币驱逐良币,让你库存积压、血本无归。

比这更惨的是,在你掌握对方剽窃、侵权的证据之后,你却申诉无门(主角将这总结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缺位),最后只能打落牙齿和血。


2.政策的变化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政策好的时候是春天,政策严的时候,是寒冬。

对于制造业来说,尤其是工业,光是环保这条红线,一旦收紧了,就足以让你关门倒闭。故事中,主人翁的工厂在环保节能这块在整个经济开发区是设计的最好,但因为挨着铸铁厂等重污染企业,主管部门为了成绩好看点也打算把他的工厂也一并拔了。一番心血,随时可能因为上位者的一句话付诸东流。(当然主角并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白菜)

 

3.人才的问题

主人翁是德国机械工程的博士,在德国有着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回到国内办厂,光是招聘人才就面临极大的难关,那个年代,有技术高精尖的人才比例非常少,高级技工也很少,少数的这些人当中的大多数又都就职于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国企,刚起步的私企想招到合适的人实在是难。等招聘到合适的人,经过培训、磨合、积累足够的经验了,也面临人家跳槽、考公务员或自己创业等问题。哪像现在遍地是人才。其实,对于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的老板,员工技术、技能都可以在时间提升,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主观问题

1.资金短缺

因为主角对研发很重视,自己的资金有限,那个时候私企贷款又相当困难,只能寻求与高利息的民间借贷。研发出成果,有了订单,有了产出回报之后呢,资金又立刻投入下一步研发或者设备升级或规模扩张中当中。

主角研发出了别人就算拿去研究,也无法短期内仿制的产品,收益虽大,但资金都没在手中握着,债务越垒越高。

尤其是遇到好机遇的时候,基于自身规模的限制,想抓也抓不住。

 

2.公司管理困难重重

看了这部小说,才知道一个企业管理者要管好企业有多难……比做技术还难。

有的人说话好听,一句靠制度管理就揭过,可远远不是这样。

主角从建厂开始,厂址的选择、公司注册、厂房设计、厂房施工等环节,工厂都还没开始运行呢,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比如厂房施工,施工方一旦偷工减料,发现了还是小问题,至少可以返工,可以花钱解决,要是没发现,留下的就隐患。

工厂运行之后,工人和技术人才的招聘和培训,应对各级各部门的检查,技术的泄露,工伤事故等等,数不胜数。

光看着,斗提主角累,所有剧中主角选择了比较自虐的方式来发泄。

 

3.领导者的理念

其实,做技术,应该是比较专注而简单的一件事,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总会发生诸多身不由己的事。前面说了许多困难,其实,对于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理念的动摇。当这个企业不再重视技术研发的时候,这个企业面临市场的淘汰就不远了。

这本小说中,描述了很多私企老板,偷税漏税、偷排偷放的有,剽窃别人技术成果的也有,通过办实业的幌子圈地搞房地产的也有,投机倒把炒期货的也有……但是,还是有一些坚持做实业、做技术的人,或是因为兴趣爱好、或是为了自己争一口气,火势为了民族工业的振兴,在那样的环境下,总有一部分人抵住了诱惑,没有钻进钱眼子里,踏实的做技术、搞研发。

看着本小说,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主人翁就算有过自我怀疑,却始终如一的执着坚持:对技术的执着,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同时作为工厂管理者,财务、税收、环保节能这块理念超前,从来不动歪脑筋。企业清清白白,产品质量上乘,使得企在多次危机中仍然存活下来。

所以啊,不管是人,还是企业,立世之本,还是靠实力。

那些阴诡伎俩,就算得逞了,也只是一时的。

主人翁的对企业的管理看似千难万阻,十分困难。但最后,总结下来,发现,他自始至终没有变的是:以人为本,以技术为核心。

 

故事的内容很丰富,建议大家去看小说,因为有些话题,不适宜开展解读,还是自己体会吧。



总结:

原以为这会是一部关于民企的光荣奋斗传奇史,其实它也只是开启另一个时代篇章的序言。

一个企业、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遇到麻烦、解决麻烦之中渡过的,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

各行各业就算从事的工作不同,但是遇到的阻碍和困扰多数都大同小异。原以为中国的制造业与我毫无关系,可看了这本书,才知,却不知中国制造业的的水平象征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水平,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阿耐说,希望更多人关心中国的制造业。言外之意,大概是希望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可以变得更好,在我这里,就是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跟着变得更好。也希望我们国家的少一点山寨品牌,多一些自主品牌。


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