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NY
Post 2016/04/27 11:14:33     文章主题: 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转贴)

牛仔裤毁未来,这的确是一个尖锐而且复杂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有两个要点:

1.生产牛仔裤(或者其它绝大部分消费品)的确会耗费大量自然资源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牛仔裤

怎么办呢?如何才能“可持续地发展”?

生产牛仔裤所消耗的水需要处理再循环,释放的各种污染需要污染控制和处理,以减小甚至杜绝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处理、循环利用的费用,就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而这种代价比污染环境而不去治理要小得多。

因此,我们的经济系统一定要有一个价格机制,来为这种环境处理的代价定一个价格。

如果一味地用低价倾销商品而不顾环境,一味地挣那种”一次性的快钱“,那么我们的确在毁灭地球。

除了价格,市场应该引入环境责任因子,用以判断每一条牛仔裤,是不是已经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了措施。

我们应该抵制那些污染环境的生产商和供货商。这才是消费者需要做的。

yolanda
Post 2016/04/26 11:37:58     文章主题: 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转贴)



深圳特区报 2016-04-26

“牛仔裤毁未来”这种极端的表述对国人的误导很严重,它把违法排污与吟风弄月的伤感,把毒化劳动者的罪行与感时落泪的傲娇混为一谈,结果搞得“人人有原罪”,失去了变革的焦点、
近日,一篇《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刷屏。文章称,牛仔裤对环境的破坏力极大,“一条牛仔裤一生之中居然需要耗费3480升水”;“牛仔产品”中“约有2500种化学物质”,“隐藏在牛仔布料中的有毒致癌物质和你的肌肤直接接触”……总之,作者在告诉大家:购买牛仔裤,就是在伤害环境,就是毁灭地球的帮凶。
一时间,此文章形成病毒式传播,不少白领默默忏悔自己因为买牛仔裤“造的孽”。

其实,“牛仔裤毁未来”一文里很多的素材,来自多年前一部德国纪录片《牛仔裤的代价》。这篇文章既有夸张、失实之处,也触及现代品牌的环保、劳动保护等社会责任。因为它把不同层面的问题裹挟在一起,所以让人们产生了很多误解和无谓的争论。

一方面,“牛仔裤毁未来”一文用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表述,比如,“一条牛仔裤=3480升水”,但那是从种棉花开始算起的用水量;况且,整个印染行业本身耗水量都非常大,不单单是牛仔裤的问题。另一方面,夸张表达背后也有真实的问题,直接触及中国这个制造大国的一些切肤之痛。比如,牛仔裤染料污染环境问题,但这个黑锅不应该由牛仔裤来背,而是生产商违法排污的问题。

事实上,“牛仔裤毁未来”一文生搬硬套了西方的“消费者责任”理念,把矛头指向一些知名厂商,批判所谓“消费主义”,结果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企业无论是否守法经营,无论是否保护劳工权益,一律被扣上“污染”“压榨”“毁灭地球”的罪名。

这种“舶来品”论调,本身就是一种话语陷阱,它不能解决污染和劳动保护等问题,反而容易陷入“要污染还是要生存”的错误“二选一”模式中。

所谓“消费者责任”,就是消费者通过消费选择,推动厂商履行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责任。从美国的“公平贸易咖啡”运动,到中国近年来的“扶贫农产品销售”行动,都是“消费者责任”的体现。比如,原先南美种咖啡的农民,由于受到中间商的盘剥,一直很贫穷。欧美消费者良心备受折磨,于是就有了“咖啡公平交易”运动,即由农民直接把咖啡豆卖给国外的烘豆商,并在包装上打上“公平交易”标志。

应该说“消费者责任”在中国方兴未艾,但其理念还不成熟。所以,“牛仔裤毁未来”这种极端的表述对国人的误导很严重,它把违法排污与吟风弄月的伤感,把毒化劳动者的罪行与感时落泪的傲娇混为一谈,结果搞得“人人有原罪”,失去了变革的焦点。最倒霉的是那些守法的“大品牌”,而那些污染黑作坊反而可以浑水摸鱼。(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