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这是王维的诗,也是我对寺院最初的认识,它该是世上最清净的地方,这里应该抛却了凡世喧哗,也抛却了世俗丑陋,是迷失时可以寻回自我的地方,是热闹时可以净心的地方。“深山藏古寺”才是它原本的样子。我喜欢去寺院,因为喜欢那份清静,也更喜欢去触摸那些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建筑,因为我们古老的文化就在这里延续着。
年休假,和往年一样选择短暂的小旅行。在诸多的目的地,不缺的就是寺院。所以,一定要去看看。不过,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寺院好像有点变味了,这里比寻常市集还要热闹,俨然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意义。
寺院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如今,人们但凡想要摆脱苦难,便会想到这里,去向佛求助。在人们心里佛能渡万物,却偏偏忘了能渡自己的始终只有自己。
我不是佛家人,不懂,也不敢枉议,但我听过一句“佛心看人人皆是佛”,所以说人们所追求的到头来都是空。
人们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详,心自然而然会升起一份庄严与宁静,怀着敬畏心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因此拜佛时,动作应是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可如今,多少人是打着类似的幌子,却求着自私自利的愿?
君不见,人们一边在寺院跪拜,嘴里念着“阿弥陀佛”,脸上带着嬉闹相,旁边还有同伴在找角度为其拍美照。刚踏出大殿门,激动地拿着手机选图,构思文字,要让全世界知道:我去拜佛了,怀着一颗柔软的心。那是一张双眼微闭,嘴角上扬,侧颜无可挑剔,十指紧扣的照片。
还有多少人千里迢迢专程跑去寺院吃一顿斋饭,美其名曰:净化自己,慈悲为怀。斋饭原本是施给僧尼吃的饭食,一般是没有肉的,意指整齐和干净。吃斋要求很严,因为吃斋就是修行,所以吃斋饭时心要清净,不能说话,因为说话容易让我们分心,容易让我们心生杂念,这些都是不利于我们心清净的。
君不见,吃斋饭的地方好比在举办一场盛大的筵席,大家举箸进食间,吵吵闹闹,还要评判这家寺院的斋饭没有之前去的那里的好吃。还有那些极“尊敬”佛的大人,带着孩子来感受。孩子爱说实话,哭着闹着不要吃这清汤寡水的饭菜,大人就不乐意了,一边尴尬地忍受着周围人投来的厌鄙的目光,一边拉扯教训孩子不懂事,到底谁不懂事?
寺院里香火鼎盛,每个人都来拜一拜。哪管诚与不诚,都把希望寄托在那双膝盖下。仿佛那一跪,能跪出荣华富贵,跪出锦绣前程。若跪不出,便是这里的神佛不灵。若灵,我来还愿,这是讨价还价。
鼎盛的香火,也催生出了畸形的文化,网上说寺院已变了味道的例子不胜枚举。我的亲身经历是:刚踏入寺院的门,还没等安静地走走看看,一和尚笑嘻嘻迎上来招呼道:“今天你撞大运了,与佛有缘,快来抽个签算算命吧”,与此同时熟练地拿起了供桌上的签筒,这让我想起了古装剧里那些在门口揽客的姑娘,吓得赶紧逃走了。想必进入这里的每个人都会撞大运。
在逃走的路上,无意中看到一个很现代化的元素——二维码,贴在功德箱旁边,硕大无比,唯恐人们看不到。同时看到的是一行清晰无比的字:扫一扫,随点缘,就能收到一张电子功德书。一张电子功德书,是让我发圈求点赞吗?更讽刺的是,明码标价写着做一场法事从5万到20万不等。我听过很多寺院甚至不屑于来拜佛之人随的那点香火钱,有多少人拿着天价数字,还得苦苦排队等候。
寺院应该是没有世俗丑陋的地方,来到这里的人,捐不捐香油钱都是自愿的,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大家多少都会捐一点。可现在这哪里是行功德的地方,明明是抢劫了。
恐怕佛也不知,自己何时如此爱财了吧。难道佛也怕落后?与时俱进地用上了智能手机,还绑定银行卡,每天看看进账多少?说这些,没有对佛不敬的意思,对佛不敬的永远只有心怀鬼胎的人。你怎样看佛,佛便是怎样。
避世不须山,门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游人宿佛堂。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集诚信 jicheng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