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yolanda
Post 2018/08/28 12:32:43     文章主题: 中国的“国际教育”真的是玩笑吗?家长们并不是傻子

@#游山玩水:我是中国教育坚定的支持者!固然中国教育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这种教育强化了孩子的责任感,我觉得有意义!
yolanda
Post 2018/08/28 12:20:01     文章主题: 中国的“国际教育”真的是玩笑吗?家长们并不是傻子

读国际学校是为了送孩子出国,这个见解太片面了吧?也许国际学校有不一样的教育理念也有来自各国的同学相处,这才是国际学校的优势吧?
#游山玩水
Post 2018/07/22 00:21:55     文章主题: 中国的“国际教育”真的是玩笑吗?家长们并不是傻子

一位德国人,最近因为对中国教育的一番控诉,刷爆了中国的互联网。他叫西洛特,在苏州一所私立学校当外教,一干就是八年,但春节前,他离职回国了。他是带着挫败感离开的,他说:“我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被“学习”压弯了腰的中国学生他在中国看到4岁的孩子背诵拼音,5岁的孩子做加减法,而在德国,8岁的孩子只会播种,栽花,除草什么的,简简单单地拆卸玩具,根本不知道1+1=2,但他们18岁以后的能力,比中国28岁的人更强。从幼儿园起,中国的学生就不断被灌输爱x、爱x教育,却没有人性关怀教育,这些政治教育对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天书,就连很多政治老师也搞不懂,这些教育的功能只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标准答案,别无用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短暂的——为了考试。与此同时,人性教育、逻辑教育却是空白人性是人格的基础,缺乏人性体验和认识的人,又怎么形成健全的人格呢,连健全的人格都没有,又拿什么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呢?西洛特还认为,中国教育的扭曲还体现在安全教育方面,很多学校实行的是无缝对接管理,从学生进门到出校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老师看着,下一个老师不到,上一个老师不能离开,就像看管羊圈一样。放学时,离学校不足50米的地方,是密密麻麻的家长及形形色色的车辆,孩子到家后,又圈养在房间里做作业、吃饭、睡觉,这个循环过程一般持续15年之久。孩子终究要离开学校,离开家庭,终究要独立生活,独立之后,如何去拥抱丰富的世界,获得饱满的生命体验?家长等待学生放学的盛况这位愤怒的德国人认为:中国教育是把人最珍贵的年华,付给毫无意义、毫无发展价值的学习内容上,而舍不得花费一点时间去讨论和思考,记忆成了学习的唯一方法,高压成了教育的唯一手段,保护成了成长的唯一措施,他说:“这种负成长的教育模式其实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是对人类的极大犯罪。”这位愤而告别中国教职生涯的德国人,直指中国教育的根本弊病,甩了中国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转)
#游山玩水
Post 2018/07/20 12:46:55     文章主题: 中国的“国际教育”真的是玩笑吗?家长们并不是傻子

我在想,为啥大家都急慌慌地要送小孩出国。
NY
Post 2018/07/19 23:48:16     文章主题: 中国的“国际教育”真的是玩笑吗?家长们并不是傻子

中国的“国际教育”真的是玩笑吗?

[NY原创]


最近看到一篇很火的文章,标题是“中国的国际教育,是个国际玩笑”。
那篇文章的大意是很多中国父母目前花费高昂的费用送小孩参加的所谓国际教育,其实是相当粗糙、不适合国人、存在严重问题的教育。

笔者并非要反驳这篇文章,相反,笔者同意文中所列举的种种例子和观点。
然而,该文作者对“国际教育”的解读,却是如同落靶的箭,完全没有击中问题的核心。

是的,中国人每年花费了天量的金钱在学习英语上,各种所谓的国际学校也在这个热潮中赚取着和他们提供的教育服务不相称的高额的利润。



然而,这个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仅仅是简单的“教育”吗?

无数家长们,宁愿省吃俭用,很多家长就算“勒紧裤带”也要送小孩进英语培训班、进高价的国际私校,甚至出国游学。
他们这么做,真的是为了给小孩更好的教育吗?

笔者看来,家长们这么做的目的并非在于给予小孩什么“国际化的教育”。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小孩有更大的机会,在或近或远的将来,出国留学、出国定居。

所以,原文作者论证“国际学校”没有给学生更好的教育、或者论证中国学生出了国也没有学到多少真才实学、也没有达到多少人生的高度等等,全部是无的放矢。因为,家长们并不在乎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家长们在乎的是,这些国际学校是否真正能够帮助自己的小孩获得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技能、那些各类的出国游学是否真正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国外、适应国外的生活、并且为他们将来出国积累有用的经验。

因此,家长们最喜欢国际学校有原装的金发碧眼的老外来亲自教授英语或者其它课程,因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模拟在国外的学习状况;家长们也最喜欢直接把小孩送到国外的学校中插班学习,因为那样最能体验在国外的学习环境和状况,积累第一手的经验。

所以,家长们在乎的是,最终对把小孩送出国有没有帮助,而不是任何其它方面。

其实,从根本上,我们的教育体系都是围绕“实用主义”目的而建立的。
所谓学区,是能够上最好的学校的区域。上最好的学校的目的是,孩子能够有机会考上重点大学、甚至一流重点如清华北大复旦这类学校。上一流重点大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为了更容易地获得更好的工作前景、更大的出国留学机会,等等。

家长甚至从幼儿园开始,一直规划到大学,目的只有一个,如何为孩子将来的职业、将来的成就、将来的出路而计划。

这种体系其实是“实用生存体系”而并非真正的“教育体系”。

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那么孩子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让孩子去尝试、去学习、去成长、去认识这个世界、去掌握并精通某些知识技能、如何去培养建立一个强健的人格,甚至包括让孩子学会怎么快乐地生活等等,这些才是教育应该考虑的因素。

而实用生存体系关注的则是这个社会需要什么、学习什么能带来最大化的利益、怎么做才能在同其他人的竞争中胜出,等等。

我们不得不承认,谁也脱离不了现实的考虑。

因此,家长们对“国际学校”趋之若鹜、所有能够有条件支付海外学费的家长们,都在谋求送自己的小孩出国留学。
各位可以环视一下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或者同事同学,看看只要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有多少已经送小孩出国的,有多少正在计划送小孩出国的。

其实,家长们很清楚,在国外留学不一定真正适合自己的孩子、不一定真能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他们真正希望的,是孩子能够以此为契机,在国外永久地居住、移民、扎根下来。

所以,“国际教育”只是一个表面的借口,大家的真实目的都是为了——“移民”。


(集诚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