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aaapeiiii
Post 2018/05/23 20:05:43     文章主题: 这些小成本的好片你看过吗?

(原创文)

自从5月11日《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在中国大陆上线以来,几乎电影院所有同期上映的电影都失去了光彩

朋友圈也几乎全线沦陷,大家纷纷加入这场漫威十年的狂欢

可是作为一个反套路的矫情girl,看多了这种大场面砸钱的套路商业片,我真的对复联3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虽然漫威家的电影我全看过,捂脸)。

今天反其道而行之,在大家刷复联3这种大场面的商业片的时候,咱来推荐几部小成本的好片

这些小成本的好片不走炫酷的特效,也不请有名的卡司,有的只是过硬的剧情和细节上触动人心的感动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按电影上映顺序推荐(不含剧透请放心食用)

1.春天不是读书天(Ferris Bueller's Day Off)。1986年上映,导演约翰·休斯。我特别喜欢这个中文翻译,因为这部电影就是一部特别有生气的电影,而“春天不是读书天”把电影不落俗套的轻巧和生气翻译的特别好(ps.“春天不是读书天”的出处难以考究,有些人说最先是陶行知先生,但有些人指出这是流传在台湾已久的打油诗)。这部电影虽然是30多年前的电影,但是初次看它的人绝对不会觉得老套和俗气,这也更让我觉得电影的名字翻译和电影十分匹配,“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这说的虽然是30多年前的他们,但是放到现在也依旧适用,因为我们也曾有过春日珍贵但无心学习的心态。

这部电影在美国本土算是经典电影那一挂的,就连去年大热的《蜘蛛侠:英雄归来》里面也有致敬这部电影的片段。

春日里无心工作和学习的小伙伴可以在偷闲的时间看看这部电影,别看它有些年头了,但里面的小细节保管能戳中你偷懒的小心思

2.《甲方乙方》,1997上映,冯小刚导演作品。现在的小年轻们可能对贺岁片司空见惯了,但是贺岁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没错,就是从1997年开始的,当年《甲方乙方》上映,不仅拿下了当年的票房冠军,还开创了贺岁档这个全新概念被沿用至今。从这部电影开始,冯小刚的冯氏喜剧才一炮而红,这部片子对于冯小刚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有多重要呢,我相信大家对于冯小刚13年的作品《私人订制》还有一些印象。《私人订制》就差不多是《甲方乙方》的翻拍。基本上的主线是差不多的,都是套上了让你“好梦一日游”的马甲,不过《私人订制》完全就是炒了个冷饭,笑料和剧情都很普通。相比之下,虽然资金和主演都有了咖位的绝对提升,但是要论笑点和段子,这部20年前的作品可以说是完胜了。里面创造了很多经典的对白,让人过目难忘。而且里面不是纯搞笑,冯导在这部片子里融入了自己对于社会的一些思考,兼具了可看性和深刻性。

3.《盗钥匙的方法》,2012年由内田贤治导演的作品。内田贤治导演的格局一般都比较小,主角一般是类似于上班族这样的普通人,讲得也多是生活中的琐事。不过同时他也是一个很喜欢玩叙事技巧的创作型导演,这就意味着他电影剧本的结构会比较精巧,发人深省的同时也能让你会心一笑。而这部电影也属于这种类型,算是一部黑色幽默电影,这部电影中就集中的体现了他的风格,虽然说都是琐碎的生活事,节奏不快,但是几乎全程无尿点。而且其中充满了属于日本人的冷幽默,让整部影片充斥着荒诞又真实的观感,是一部艺术性与可看性兼具的小成本佳片。里面有很多小细节也都处理的很好,尤其是对结局的处理,我个人特别的喜欢,对于结局不采用直接的表达,而是通过主人公身边的小物件含蓄的表达情感,这样的处理非常高明,保留的作品的悬念的同时又显得轻巧不落俗套。

好的电影绝对不是靠投资和卡司决定的,这些小成本的好片保管也能让你看个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