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早晨
Post 2016/08/08 17:54:31     文章主题: 措宗寺:西藏印象(二)

@NY:西藏寺庙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信徒主动捐献,比如大昭寺等寺庙,信徒把钱或者物直接就放在烛台边上了;僧人做法事也是占比例很小的经济来源。寺庙只收游客的门票,藏人进门朝拜是免费的--这包括布达拉宫,大昭寺这样游客云集门票非常贵的寺院。
早晨
Post 2016/08/08 17:40:39     文章主题: 措宗寺:西藏印象(二)

@NY:这个问题我问过导游平措,他说,内地佛教一般尊文殊菩萨;藏传佛教尊观音。文殊主智慧,观音慈悲,因此汉族人聪明,藏族人爱惜小动物。。。内地景区许多寺庙也是莆田系经营的
勤劳善良小农民
Post 2016/08/08 10:19:45     文章主题: 措宗寺:西藏印象(二)

这个湖,云雾缭绕,是真的美啊。

NY
Post 2016/08/08 10:15:06     文章主题: 措宗寺:西藏印象(二)

内地的佛教寺庙和西藏佛教寺庙有何区别?

我觉得内地的寺庙是不是太商业化了?太铜臭了?

早晨
Post 2016/08/07 19:39:17     文章主题: 措宗寺:西藏印象(二)

措宗寺:西藏印象(二)
 
措宗寺位于林芝地区的工布达江县,距八一镇120公里,在318国道边。
 
工布达江县有一个叫巴宗措的湖。措,藏语里是”湖“;巴宗措是“绿色的湖“,是红教圣湖。
 
巴宗措四面环山,湖心有个岛叫扎西岛。传说扎西岛形似巴松措湖神阿玛措美杰姆的心脏,因为湖神住在岛下面的龙宫里,所以湖心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是空心岛。--这一段,记载在湖边指示牌上。
 
措宗寺坐落在扎西岛上,始建于1300年前的唐末。”措宗“,意思是”湖中城堡“。
 
我们到达巴宗措时,天难得放晴。从山脚乘车上坡,然后下车进门,再往山坡下走,眼前一亮,如绿松石般的巴宗措与扎西岛尽收眼帘。


 
木栈道从湖中穿过到达扎西岛。湖水中鱼儿成群。



水葬和天葬一样,是藏族人往生后的一种方式。肉身消失,才可以转世。因为鱼腹内有亲人,所以藏族人是不吃鱼的。高原上,半尺长的鱼据说要二三十年才能长成。
 
孩子们从藏人那里买来鱼饼。女孩儿一点一点掰下鱼食,她走到哪里,鱼群就跟到哪里;男孩三下两下就把鱼饼打了水漂,眼馋地看着别人喂鱼。




湖的一面是森林,公园的车可达山顶。另一面是皑皑雪山。
 



我们慢慢走到岛上,拾阶而上,仰望措宗寺。
 
措宗寺不像喇嘛岭寺一样高耸,更加敦实开阔。上下两层,供奉着莲花生大师。和喇嘛岭寺一样,殿内有解救苦难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还有未来佛弥勒佛。



殿门外,是盛开的玫瑰。






院子里,照例有安逸的小动物。这只咪呜吸引住孩子们。




这一天天气晴朗,我们比往常碰到更多的游客。我们被一个南方口音人留住帮他摄影,猜了几次他从哪里来,他一再提示远些再远些,最后才猜到他来自台湾。他们一队人马,跟着拿扩音器的导游。




唐末的建筑,让人联想到万朝来仪的大唐,不由得要比较它和盛唐建筑的异同。可是,仔细想想,1300年前,我们梦回此地的是唐朝吗?

松赞干布的时代是吐蕃王朝的鼎盛时代。平措说,松赞干布的足迹到达印度,到达波斯湾,并在当地留下藏文石碑,至今可考。
 
松赞干布礼兵并用,迎娶尼泊尔公主后,于公元641年,介入了尼泊尔的王位继承战争中,将泥泊尔变成了吐蕃的属国。

同一时期,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被拒绝后,使用与尼泊尔和亲的同样方法,武力加献金,终于迎娶得文成公主,这件事也发生在公元641年。

唐高宗时期,吐蕃攻占如今的新疆南部、青海的大部。

松赞干布公元650年去世后,吐蕃和唐朝冲突持续不断。

公元670年,薛仁贵率军十万西征,以失败告终。

公元678年,唐军再度派军1十八与吐蕃大战与青海湖一代,唐军再败。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后,吐蕃乘势攻破进四川西昌、甘肃武威等地。

公元763年,吐蕃占领唐朝陇右地区,随后攻破长安。吐蕃军队在长安城内住了15天后撤军西归。

备注:“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六盘山以西,包括今天水市、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过乌鞘岭的河西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今甘肃全境),再加西域都护府(今新疆大部)。



……


所以,推测一下,我们眼前的措宗寺,是吐蕃国力强盛时的建筑,和唐朝的交融才开始,是典型的藏式建筑。至于西藏成为中国版图一部分,应该是从元朝开始。

回想起来,我们在山南停留时间太短,山南有着西藏最古老的佛教寺庙,还有佛教之前土著苯教的寺庙。那些建筑,风格应该更近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