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内容
勤劳善良小农民
Post 2017/04/16 14:24:02     文章主题: 过于追求时尚也许的确是一种罪恶

现在有些服装品牌提出环保材料的概念,也吸引不少人去购买。

我自己挺感兴趣的。

#义
Post 2017/04/15 17:47:10     文章主题: 过于追求时尚也许的确是一种罪恶

因噎废食吧

昙某某2
Post 2017/04/15 12:41:43     文章主题: 过于追求时尚也许的确是一种罪恶

哇。好可怕。以后少买一点……

最爱榴莲的仙人掌
Post 2017/04/14 22:54:07     文章主题: 过于追求时尚也许的确是一种罪恶

一条牛仔裤都没有得人飘过……
#勤劳善良小农民
Post 2017/04/14 22:32:39     文章主题: 过于追求时尚也许的确是一种罪恶

这确实是种罪。
反思反思。
Nick
Post 2017/04/14 22:20:44     文章主题: 过于追求时尚也许的确是一种罪恶

过于追求时尚也许的确是一种罪恶

(转自公众号 墨尔本微生活 编辑于abc.net.au以及greenpeace.org相关资料。题目转帖者加。)


提起污染,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挖煤采矿、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等,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我们所购买的每一件衣服,都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确切的说,服装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石油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源!

在这些光鲜亮丽的服装背后,


是成堆的垃圾,


是被污染的河水,

 
还有“血汗工厂”中那些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工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快速时尚(fast fashion)!


 
不知从何时起,forever 21、H&M、ZARA、Uniqlo、Gap 这些快销品牌渐渐兴起,这些品牌的衣服不仅新颖时尚,而且价格低廉,更重要的是,产品更新速度快!过去的时尚产业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而现在是以一年52个星期区分,周周都会推出新款。
 
在求快求效率的“快速时尚”现象之下,知名跨国服装企业1分钟可以制造1万8千件衣服,从设计→打版→制作成衣→店铺上架,只需要2周。
 
与此同时,这些衣服的价格也非常低,一件衣服甚至只要几刀,还不够买一份快餐,这就导致很多人把衣服当成了一次性物品,就算买回来直接扔掉也不心疼。

这种“快速时尚”带来的就是消费者服装购买量的快速增加。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生产的新服装已经超过了1500亿件。



如今消费者的服装平均购买量比30年前翻了一番。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二大人均纺织品消费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买的服装和其他纺织品高达27公斤。

有170万澳洲人,平均每四个星期就会购买至少一条牛仔裤。
 
商家快速地上新,消费者不停地买买买,这看似简单的时尚产业背后,却是巨大的污染问题!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的牛仔裤多达20亿条,而每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使用7000升水;每生产一件T恤,需要使用2700升水——相当于一个普通人900天/将近3年的饮水量!



而耗费如此多的水资源生产出来的衣服寿命却非常之短——如今的消费者一件衣服平均只穿7次就会扔掉,反正买新的也花不了多少钱。

还有很多女性,衣橱里60%的衣服从来都没有穿过,所有这些衣服,只有1/4会被回收再利用,剩下的3/4最终都会被扔掉。

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每年产生的纺织品和皮革制品垃圾量高达50万吨!


 
要知道,在快速消费的市场中,生产商为了压低价格,不得不选用低价原料,其中就包括化石燃料制成的聚酯塑料。如今这种化纤材料已经占到全球服装原料的一半以上。
 
这就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聚酯不可降解,所以无法在自然界中被转化,要将这些材料分解,通常需要200年的时间!

而用羊毛、棉花这些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虽然可以降解,但是在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或者进入土壤,或者进入水域之中,而我们所吃的粮食、海鲜都来自这些被污染的土壤和水源……



不过,相比生产这些服装的国家,这样的污染只是小巫见大巫。
 
在经济全球化的模式之下,像服装生产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被转移到了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于是我们看到:
 
一车车的废弃服装了堆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垃圾堆,散发着阵阵恶臭。



服装厂的有毒废水就这样直接排进了河里



原本清澈的河水被染成了蓝黑色

 
粉色

和这样浑浊不堪的颜色


河面上漂浮着一层层的白沫


河道四周堆满了垃圾

这里的人们每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喝着有毒的水

据说在中国和印度的一些地方,当地的村民通过河水的颜色就能判断下一季服装的流行色,听起来很神奇吧?其实很令人心痛……



更令人心痛的是,为了不断地降低价格,跨国服装企业竭尽所能地逼迫东南亚国家的厂商压低成本,厂商如果无法做到跨国企业要求的低价供应,他们便拍拍屁股走人,寻找下一个更低廉的劳力输出国,最后形成层层剥削的局面。代工厂业主逼迫劳工在环境恶劣、安全堪虑的工厂超时工作,丝毫没有人权的保障,很多工人一天工作18个小时,却只能挣到2美元。


 
三年前的4月24日,孟加拉国萨瓦区的热那大厦发生倒塌事故,导致上千名服装工人丧生,另有2500人受伤。



这是服装产业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惨案,给整个服装行业敲响了警钟,也催生了一场全球性运动——“时尚革命日”,号召人们承担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去追溯服装的生产者与生产方式,以及我们自己的消费模式。



当我们在购买着自己并不那么喜欢,也不见得需要的商品时,背后是他人付出的巨大代价,它可能是远在孟加拉的女工与家人的离散、不人道的工作环境、以及环境的破坏等。

对于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也许无能为力,但至少,下一次在服装店拿起衣服走到柜台前,不妨先思考一下,你是否真的需要它……

编辑:小房子
来源:
http://www.abc.net.au/news/2017-03-28/the-price-of-fast-fashion-rivers-turn-blue-tonnes-in-landfill/8389156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en/news/Blogs/makingwaves/fast-fashion-drowning-world-fashion-revolution/blog/56222/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