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乃五常之首(礼义仁智信)。
在我国古代,礼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圣人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乃是“礼乐崩坏”,所以主张“克己复礼”,认为人类社会以“礼”为运行的秩序规则,才能有天下太平、兴盛和谐的景象。
但是,在现代社会,礼的涵义慢慢的向“礼仪”、“礼金”这些概念倾斜。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这二者都不陌生,相信每年被不少人情酒宴困扰的朋友,对“礼金”更是不堪其扰,当然在一些地方说的就是“份子钱”。
姐夫是陕西人,来到贵州后被贵州摆酒随份子的风气给吓到了。毕竟他们那儿的人都不喜欢摆酒席,因为酒席成本高,份子钱也是一两百意思意思,收的礼还不够摆酒的钱。而在贵州得根据亲疏有别的原则来定,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一起共事的几位伙伴来自广东,从他们那儿得知,他们那儿的人也不愿意摆酒席请酒。因为摆酒的主人家,不但要好吃好喝招待来客,在宴席散了的时候还得回礼,给客人发红包,这样一来,还真是亏大发了。
但是,在楼主的家乡有点不一样。(我真的不真抹黑~)
摆酒席,成了赚钱的途径。
话说,家里父母三天两头赶赴酒席,逢着好日子,一天得赶个五六场,很多情况都是现个身送个礼,就赶往下一场了。主人家呢,面上必是要说些留客吃饭的话语,但心中大概想着:人不到不要紧,礼不到就真失礼了。人情累人情,你吃了别家五六次,自己也想办个五六次让别人还回来。一来二去,几乎是天天吃酒。老人生日要办酒,孩子剃头发要办酒,旧房翻新要办酒,家里重新装修也要办酒。更有传言,在一些地方,修新房挖地基要办酒,上建筑也要办酒。当然某省农村母猪生崽也办酒的新闻,就不知是真是假了。
纵然母猪办酒不可信,但办酒成风(尤其是在楼主家乡的农村)确实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事。每个月收入有限,光吃酒席(我们这儿叫走人情)就得花掉一大半,甚至更多。我问父母,既没欠人家的又何必要去,父母总说,这村里村外,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走吧脸面上过不去,再说一个村的人,多少也有点交情往来。听着父母的说法,但凡有点交集的人(比如同一个地方新搬来的人家,就算不认识也是要去吃酒贺喜)家摆酒,不去就是失礼。
从父母的观念,我算是真正明白了,为什么有民俗学家说中国文化传统保留得最好的是在农村,当然农村也保留了不少糟粕。
于父母而言,送礼是走人情,但说到底还是老一辈在在乎这个既是面子上、形式上,同时也是深深烙印在他们灵魂里、观念中的“礼”了。
哪怕别人办了十次,你十次都去,你办三次,人家三次都来,纵然对比之下别人欠了你的,但这也不算人家失礼,谁叫你也不办个十次八次呢。这倒是印证了这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当然、当然,许多人吃酒送礼送怕了,但生活中还偏偏还有人喜欢在“送礼”这事上攀比。
有时候我送礼前也会询问同去的人送多少,一般都是想着大家都送差不多的数,这样谁也不“失礼”了。可也有土豪挥金如土,探清别人送的金额之后,来个大的,目的就是要把所有人都比下去。
但人家不心疼自己的钱,吃瓜群众也喜欢围观这些热闹。
像我这样初出茅庐的人情场上的新手来说,送礼多少都是量力而行,对于非必要的酒席宴请也是能避就避。
当然,亲疏有别也是正常的,死党闺蜜和一般朋友的分量自然不一样。
想想,其实自己也活在在人情的套路中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jicheng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