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职员:感觉还是二十世纪的教育对劳动密集型国营企业还有利些,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这类国企的工人来源主要是大专生,这些大专生还只能是合同工,还不是正式编制,从他她们的心理上来说就产生很大落差,不稳定的心理肯定存在。且看过去的教育,普通高中人人都有机会读,除非是确实不想读的才去读了职业高中,想读大学的,通过复读比如像马云,最终还是能考上了大学,文化氛围好,今日的教育商业氛围太重,功利心很重,这样读了大学出来,不是贪官也不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骨子里私心一定重。回到正题:当年国企工人来源一是招工,二是顶职的(顶替父母退休的工作),三是企业办的技工学校毕业生,这三个来源能保证劳动密集型国企工人队伍稳定,而且都是正式职工,那时中专毕业都是国家干部。现在呢,教育改革,让劳动密集型国企的工人来源渠道多了,素质也高了,都是大专毕业,但是工人队伍却很不稳定,工人队伍的后备力量就到了本科生身上,这是造成国家资源财力甚至每个家庭的巨大经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原来这种国企能依靠自己工人的工作都分包给了包工头队伍,虽然这样能解决部分农民工就业,也滋生了很多腐败,工程质量远不如从前。国企领导虽然收入提高不少但弊大于利。质量丢了,各种假资料,假报告漫天飞,各种勾结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