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姐姐1:<div><br></div><div>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社会阶层在固化,中下层上流的机会在变少,为了赶上最后一趟财富列车,人们狂热的赚钱、投资及重金子女教育。那么,对中下阶层来说,到底还有多少上流的机会?</div><div>大概十年前,日本作家三浦展一本《下流社会》的书在岛国畅销一时,它反映了一个残酷现实:</div><div>长时期的和平经济建设发展,社会却出现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倾向,日本国曾自以为傲的1亿中产阶级正逐渐演化消失,出现“上流”和“下流”的两极分化,少部分变得更加富有,而大部分却向下沉沦。</div><div>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十余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天量的上流机会,巨额的新增财富让无数无产阶级实现财富累积和阶层晋升,并在大中城市逐渐形成了一批数量可观的中产阶级(有人测算为2亿)。</div><div>这些年,中国社会整体处于浮躁焦虑的状态,没钱的渴望财富暴增、阶层上流;有钱的又怕资产缩水、被财富的高速列车甩出来。 </div><div>2008年算是个分水岭,其路径是:</div><div>经济刺激——货币泛滥——资产价格上涨——持有资产的人财富暴增——社会贫富分化。</div><div>2013年后,中国城市房价分化,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让其持有者财富膨胀,并由此形成了“有房”和“无房”两个阶层——没房的这辈子似乎已无财富翻身的机会,买房演化成一二线城市的家庭财富保卫战。</div><div>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社会阶层在固化,中下层上流的机会在变少,为了赶上最后一趟财富列车,人们狂热的赚钱、投资及重金子女教育。</div><div>那么,对中下阶层来说,到底还有多少上流的机会?</div><div> 1 </div><div>如何理解社会阶层固化?</div><div>中国唐宋之前的阶层绝对是固化的,那时以官员为代表的精英都来自于士族,而它是世袭的。唐宋科举之后才开创了底层百姓阶层上流的渠道,直至清朝。</div><div>民国时,以经济基础/政治地位/知识水平等的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的阶层,直至建国后社会阶层的分化才算基本消失。</div><div>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在社会财富爆增的同时,隐约出现了以财富衡量的社会各个阶层。在人类的历史中,阶层固化是常态,阶层流动才是偶然——因为战争、因为灾祸、因为社会革命、因为技术进步……</div><div>欧美国家只是经历过战争,并未经历过彻底的社会变革(中国1949前后完全两个社会)。100多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当前的欧美等国阶层基本固化——金字塔顶端的富人阶层、广大的中产阶级和以移民及其后裔为主的底层百姓。</div><div>按照中国人的理解,阶层固化的资本社会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底层生不如死,可事实并非如此——完善的社会的保障,即使最贫穷的人也能生存。</div><div>与中国人只以钱来衡量成功的不同是,西方人把家庭的幸福和睦、子女的健康成长、个人兴趣爱好的满足等都视为成功,哪怕平庸碌碌无为一辈子,只要自己快乐,也是人生赢家。</div><div>而中国目前所谈的阶层分化/固化,则更多意味着贫穷、劳累、苦难,不仅自己一生如此,还要传递至下一代,永无翻身出头之日。</div><div> 2 </div><div>一代人完成数代人的阶层跃升</div><div>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由濒临崩溃到如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就举世瞩目,剧增的社会财富催生了大量的中产阶级和高净值人群,资产百万、数百万、甚至千万以上的俯拾皆是(北上深的一套房子都500万起)。</div><div>国内百姓对此感受或许还不强烈,有出国经历的人对此则反差巨大:八九十年代出国的人,2000年前后出国的人,甚至2010年前后卖掉房子出国的人,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面对海外资产价格的近乎水平不动,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产近几年翻倍不止。</div><div>近几年凭借资产泡沫实现财富暴增的人占比毕竟有限,更多的人则是在过往三十余年通过创造新增财富获取回报而实现了阶层上流。</div><div>最早一批是八十年代初的返城下乡知青,通过摆摊设点/小型商贸活跃了市场进而赚得第一桶金;紧接着是更大范围内调拨调配物资的人,被称为倒爷;</div><div>再之后是乡镇企业兴起、民族制造业品牌崛起、体制内人员的下海经商,以及2000年后的互联网创业和房地产业的起飞等,每一波抓住这些机会并能坚持下来的人,再不济也能赚取中产以上的财富水准。</div><div>巨量的市场需求造就了巨量的财富机会,通过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就能创造大量的新增财富,胆子大、敢冒险、勤思考、脑袋灵的一批早期弄潮儿得以抓住机会并脱颖而出。对增量财富的分配是最简单、最没有争议的,也因此,中国一代人实现了西方数代人的财富增长梦想,并得以在极短时期内实现阶层的跃升。</div><div>随着中国经济L型走势,GDP增长甚至不排除降至5%左右,在新增财富减少的情况下阶层晋升的机会必然会减少,要跃升则需要更加努力和更好的运气。</div><div> 3 </div><div>经济L型成常态</div><div>财富平移再分配致阶层再流动</div><div>在经济L型走势下,若靠创造新增财富实现阶层晋升需要更加努力和更好运气的话,那今后阶层的流动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财富的把控能力,2008年的财富增长即是如此。</div><div>四万亿刺激后,社会财富的增长远远小于货币数量的增长,每一次货币超发都是对货币持有者的财富掠夺,并以此形成了财富的平移再分配:</div><div>财富由中西部/东北向东南沿海转移、由三四五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转移、由货币持有者手里向资产持有者手里转移,于是东部一二线城市的资产持有者(主要是房产)成了近两年财富再分配的最大赢家,而能预测到这种趋势并能把握住机会的人,是需要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和财富把控智慧的。</div><div>除了类似资产泡沫合法合规的存量财富再分配外,一些以诈骗欺骗为主的非法社会财富再分配同样大量存在,如2013年起始的P2P理财、网络/微信传销、原始股骗局、电信诈骗……</div><div>虽然我们同情受骗者,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这个群体的财富把控能力差——或者贪婪、或者缺乏常识、或者没有金融知识……</div><div>钱是中性的,没有善恶之分,其益害取决于使用者——钱用在嫖赌黄毒上,败坏社会风气,催生的是灰色经济,带来社会稳定隐患;钱用在文化/慈善/环保等领域,则带来社会公平正义,并能坚实经济的基础和后劲。</div><div>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政府的鼓励,财富会逐渐的从对社会有害的人手里转移到对社会有益的人手里,从使用效率较低的人手里转移到使用效率更高的人手里。</div><div>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财富的平移流动将是阶层变动的重要方式,有智慧、善思考、勤学习、爱总结的人群将分配到更多的社会财富,跟以往胆子大/敢冒险的人群去赚取胆子小/偏保守人群的钱不同,今后智慧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当钱流入更能驾驭它的人群手里后,钱不再流动了,阶层自然也就固化了。</div><div> 4 </div><div>考验财富管控力</div><div>守财又增值才能实现阶层上流</div><div>中国的阶层固化远未结束,财富增量上的机会虽然在减少,财富存量上的机会并不少,我们抱怨的高房价、股票上的监管漏洞、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等,都是产生财富暴增的机会所在,在一片聒噪声中应提高自己的预判能力,争取获利的机会。</div><div>财富的管控能力体现在赚钱的能力、风险对冲的管理、财富增值的管理等方面。</div><div>赚钱的能力大家比较熟悉,也是最为推崇的,这也是财富增长的根本,而对风险对冲和财富增值则关注的较少。</div><div>风险对冲体现在不同资产的配置、意外风险的保障、甚至政治风险的对冲等等,否则过于集中某种资产配置当出现系统性风险时则会鸡飞蛋打;没有保险保障一场车祸/一次疾病/一场自然灾害等都有返贫的可能;高净值客户若没有国家间的政治对冲,社会动乱则会让国内财产灰飞烟灭……这些事例并不遥远。</div><div>关于财富的增值管理在当前主权货币体系下,就显得更为重要。</div><div>——因为货币多少由国家控制,只会越印越多,在财富增长有限的情况下,货币超发是政府对存量财富的强制二次分配,总有得失群体的存在,如2008年后在一二线城市买房的人都是那次四万亿刺激后的货币红利最大的受益者。</div><div>所以,只是赚到钱并不一定就阶层晋升成功,还要保证财富不流失、不稀释,而这就需要较高的智慧去管控财富。 </div><div>当法制健全、规则稳定,财富不再容易流动时社会阶层也就固化了,但这也未必是坏事,因为钱到了该拥有它的人群手里。</div><div>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阶层的上流和跃升一般是数代人努力积累的结果,而非一蹴而就:</div><div>下一代比上一代好一点,长期量的积累最终实现质的突变,例外是社会剧烈变革期(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或重大技术革命期(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电子信息革命),这种剧变会产生巨额的财富,抓住机会的人即能一跃升天。</div><div>中国这三十余年新阶层的崛起,正是抓住了社会变革期(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机会,并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实现了数代人才能积攒的财富,这也是邓公提倡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必然结果。 </div><div>是的,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阶层也有固化的趋势,阶层晋级的机会也在变少,这也是许多国人焦虑的原因所在。</div><div>还好,阶层流动的大门还未彻底关闭,只是需要更多的智慧及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绝对的公平从来不存在。 版权归原创所有 图片来源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