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只要平凡
楼主:林叶
粉丝数(0)
|
---|
| #1 |
只要平凡
致儿时:长大以后你会发现,你的父母教给你最大的就是“善良”。 十几年后的某一天,你依然会看到当你读小学时,在街道上拾荒的老人。那天,天空雾蒙蒙的,下着小雨,他的身上披了一件透明的,都谈不上雨衣的薄膜,一开始你并没有认出他,只是以为是他在找什么东西,渐渐的他移动着颤颤巍巍的身体,向路旁的一个垃圾桶靠近,然后开始了翻找。过了一会,翻找出了一个塑料瓶,于是一只手拿着一个瓶子,另一只手提着一个空荡荡的暗绿色的袋子,继续缓缓的向前走着。 直到这时,你突然认出了他,就是许多年前的那个老人。他背好像更弯了,身体也更纤瘦了,步伐更加缓慢了。校园里的孩子都长大了,可是他仍旧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缓缓的流离在这个街道。认出他的那一刻,你便静静地望着他远去,心中难过得不知所措。这种孤独与悲伤的情绪包围了你,但是你却无能为力。因为,父母教会了你善良,可是你没有变得足够的强大去拯救众生。 《我不是药神》里面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钱可以生钱,大部分穷人只有生穷孩子,然后艰苦奋斗了一生也只是为了平凡的,活着就很好了。无论科技网络多么发达,这个大千世界依然存在着“骆驼祥子”这样的底层人民,所谓众生平等,在金钱与权利面前,对于钱就是命的人,想要活着就时常不得不为金钱屈服。怎么样的发展方向才是光明的路途,依然是需要探寻的,人性来源于天性还是社会结构,是引人思考的。人性或许不是管束出来的,而是社会使然?在这之中,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某一个方面,但教育一方面让人变得有素养有学识,是不是更应该让人变得有担当,变得“真实”。相信现在的绝大多数人对于教育都是持坚定的支持态度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比如也有人是“批判教育学”的态度。(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保罗·弗莱雷、 阿普尔、金蒂斯、亨利·A·吉鲁克斯、贝瑞· 康柏、鲍尔斯等人。 主要观点: 1.教育没有促进社会的公平,而是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 2.教育再生产了占主流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以及经济结构; 3.批判教育学就是要揭示了看似正常的教育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使师生对自己的周围的教育环境敏感起来,以此“启蒙”; 4.教育从来不是公平的,不能用唯科学的方式研究,而应该用客观的批判思维进行研究。——出自百度百科) 在改革的路上,是漫长的。 拾荒的老人或许仍旧一个人流离在街道,后来,我总是时不时的会想起他,要是当时我有一把伞就好了。 愿这个世间多一些幸福的人。
打赏 | |
| #2 |
环境变好了,吃的,穿的,用的几乎没有什么买不到了,除了房子,车子,票子的量化差异大,人性的弱点,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仍然大量存在,资源少造成的
| |
| #3 |
不要太唯物,也不要太唯心。只要是利润平均分配.其中一个人一定会觉得不公平,他认为自己的功劳大,就要分得多一些;公家的也会变成利益集团的提款机;由人的贪婪本性导致。
| |
| #4 |
少想多做
| |
| #5 |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董存瑞,钱不在多,有吃就行,人生就是赤条条来,赤条条走,活着的时期只是一段风景,一种人生的体验。
| |
| #6 |
所处吋代不同,人们的想法,追求也会不同,二千年前的房子是按计划分的,现在房子多少钱一平米,你每月收入多少,这部分人占的比例有多大。是结婚还是结了就离?
| |
| #7 |
计划分房只有单位才有,农村的在城里买房根本想都别想,单位分房也是可以人为操控的
| |
| #8 |
现在单位分钱不也是人在操作吗?切
| |
| #9 |
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会比较完善,只会越来越好,慢慢来
| |
| #10 |
以后的人只会私心越来越重。
| |
| #11 |
按照普通人的月薪来算,大概穷其一生都在凑首付、还房贷、还车贷的压力中度过,想要过的体面,靠工资真的难上加难。
我们可以算一下,如果每个月攒3000块钱,一年可以攒下来36000,攒十年在北京连个卫生间也买不起。可又有多少人,一个月能攒下来3000块钱呢?大部分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三、四千。这真的不是我要扎你的心,而是时代在推动我们做出变化,靠工资无法真正的改变生活,更不能跳出越来越固化的阶层。
| |
| #12 |
李嘉诚有一句名言:“30岁以前人要靠体力、智力赚钱,30岁之后要靠钱赚钱。”
|